
这种渴望本身就是你的d告,如果你的渴望是持续的,那么你的d告也是持续的。正如使徒所说,“要常常d告。”——奥古斯丁
人类很少有事情是持续不断地去做的。我们的本性是有限的,我们不能总是在工作、总是在说话,或者总是感到悲伤、愤怒或快乐。我们会开始,也会结束。然而,有些事情我们却是持续不断地做的,比如呼吸——我们若停止呼吸,就会停止存在。那么,有没有可能d告成为我们持续不断做的事情之一呢?
保罗对帖撒罗尼迦的劝勉“要常常d告”似乎是不可能实现的。我们会对这条命令感到疑惑,因为无法想象怎样才能遵守它。然而,这句话清晰地写在SJ的黑白字里:“要常常d告。”
或许,保罗的这条命令只是一种修辞方式,而不是我们需要字面遵守的事情。的确,SJ中有许多类似的命令。就在前一节,保罗说:“要常常喜乐。”或者在诗篇中,我们可以看到“要常求TA的面”和“我要时时称颂Y和华”的命令。面对这样绝对的命令,有限的人类该如何应对呢?
奥古斯丁(354–430年)通过在讲d和书信中紧密地将d告与渴望联系在一起,提供了一个答案,他自己的作品《忏悔录》也展现了这一点。
d告与渴望
根据奥古斯丁的理解,要明白d告,就必须明白渴慕TA的含义。我们往往认为d告只是低头合手、刻意的赞美或祈求的时刻。然而,这种想象可能会让我们看不到d告的本质,那就是我们对TA的渴望。奥古斯丁在一篇讲d中宣称:“这种渴望本身就是你的d告”。对TA的渴慕是每一个真诚祈求美好恩赐d告之下的暗流。然而,我们不能将渴望和d告混为一谈,而是要像身体和灵魂一样,将它们联系在一起。我们对TA的渴望赋予d告生命,而有意的d告则塑造并增强我们对TA的渴望。
奥古斯丁将d告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。广义上,d告是对TA的持续渴望;狭义上,d告是用言语与TA进行有意的交流。正如奥古斯丁在一封信中所写:“我们总是以充满信心、盼望和爱的持续渴望来d告。但在某些特定的时刻,我们也用言语向TA 来d告”。对TA的广义渴望必须成为有意d告的动力,否则d告会变成单纯的仪式或无意义的重复。真诚的d告始于并持续于对TA的渴望。而当我们不再渴望TA时,我们也就不再真正d告了。
然而,为了让我们对TA的渴望不至于消退,我们需要狭义上的d告。有意的d告本身会激活并增强我们对TA的渴望。我们在d告中赞美TA,不是因为TA需要被赞美;我们在d告中向TA祈求,也不是因为TA不知道我们的需要。我们赞美并祈求,是为了操练我们对TA的渴望。如果没有有意d告来激发并增强我们对TA的渴望,这种渴望就会逐渐衰退。
因此,d告既是我们对TA渴望的表现,也是这种渴望的操练。那么,“常常d告”是什么意思呢?奥古斯丁指出:“如果你的渴望是持续的,那么你的d告也是持续的”。不间断的d告就是持续不断地渴望TA。
对TA的无尽渴望
奥古斯丁在那篇长达三百页的d告——《忏悔录》中,生动展现了一个充满对TA渴慕的生命。他以向TA的呼求开篇:“z啊,求你帮助我寻求你,让我在信靠你的情况下发出d告”。在《忏悔录》中,他不断地赞美、认罪,与TA摔跤并祈求,他表达对TA的惊叹与热爱。这一切d告中有一个持续的核心渴望:真正见到TA的本体:“让我得见你的面,即使因此而死,免得我因渴望见你的面而死”。奥古斯丁说,我们必须从诗篇作者那里学习这种渴望:“有一件事,我曾求Y和华,我仍要寻求:就是一生一世住在Y和华的殿中,瞻仰他的荣美”。
但是,我们是否能够时刻感受到这种对TA的渴慕呢?奥古斯丁表明了这种渴望的多种形式,而在一封关于d告的信中,他解释说,我们可以用多种方式描述这种渴望。我们对TA的渴慕也可以被描述为对幸福的渴望。奥古斯丁通过将“持续的渴望”扩展为对幸福和永生的追求,使这种渴望变得更加清晰:“不断渴慕幸福的生活,而这幸福的生活就是永生”。我们对幸福的渴望,唯有在TA里才能得到满足。正确的渴望使不间断的d告成为可能。
“对TA的渴望是每一个真诚d告的根本动力。”
活出一个以TA为中心的生命——一个“向TA而生的生命”——使我们能够做到不间断地d告。在这样的生命中,我们思想天上的事;我们因着TA的恩赐心存感恩;我们在每一次试炼中欢喜,因为我们知道试炼生忍耐,而这忍耐帮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见TA,更深地渴慕他。然而,这样一种持续渴慕TA的生命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。
煽旺渴望的火焰
渴望,就像火焰,必须被维护。我们需要有意的d告来维系对TA的持续渴望。奥古斯丁非常喜欢用火焰来比喻渴望。他在探讨如何激发渴望时,强调了d告的形式和频率的重要性。我们需要频繁的有意d告来点燃对TA的渴望之火。
在“特定的时刻”暂停下来d告,能“让心灵从其他事务和担忧中回归到d告的使命上”。清晨、用餐前、睡前(以及其他时刻)点燃这火焰,让你对TA的渴望不断增长。门徒们目睹耶稣如此经常向Fu去d告,于是向他求教导我们该如何d告。
主d文的形式为我们所有的d告提供了一个模式。奥古斯丁说:“如果你细细分析所有S圣的祈求之词,我认为,没有一样是主d文没有包含的”。主d文的每一部分都塑造我们对TA的渴望,遵循这个模式可以滤除那些无价值的渴望。
用有规律的d告维持我们对TA的渴慕之火,这种d告按照主教导的模式,使我们对地上一切恩赐的爱趋于正道,并增加我们对TA的渴望。我们每个人都天然渴望幸福的生活,而d告提醒我们,幸福只能在TA里面找到。
对天家的渴慕
不间断的d告就像旅途中对家的渴望。在回家的路上,你无法真正安歇。尽管你可能在途中得到片刻的恢复,却无法真正满足于任何一件美好的事物,因为你的心渴望的是家。所以奥古斯丁呼吁他的会众抬起目光,仰望天上的家,记住他们所寻求的是什么:
“当我们得以瞻仰TA的荣光,与他面对面时,我们将能永远不倦地赞美他,没有罪恶的痛苦,也没有罪性的扭曲。那时,我们将不再为TA叹息,而是与那位使我们至终叹息盼望的TA永远联合。我们将进入那城,在那里TA是我们的至善、光明、粮食和生命。我们在这世间旅途中所缺失的一切良善,都将在他里面找到。”
对于jdt来说,我们唯一的渴望就是永远与TA同在。与他同在就是永生;在他右手中有永远的福乐。所以,当你读到保罗劝勉“要常常d告”时,将其视为一个邀请,去培养对TA永无止境、不断增长的渴望。用有规律的d告来维系你对TA的爱火,并以主d文的祈求为形式。在这种方式中,活出一个d告的生命——一个向TA而生的生命。在旅途中,时常抬头眺望天家,那在地平线上触手可及的家。